功能简介
供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的“生命线”, 它就像人体内的“神经”和“血管”,日夜担负着送水的工作,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由于具有其隐蔽性、系统庞大和运行的复杂性,如何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及电子计算机技术构建供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提出的供水企业要达到“二个提高、三个降低”(即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供水水质;降低能、药耗和漏耗)的要求,是管网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步骤。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中,城市供水企业的水厂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水量供需矛盾逐步缓解,并且很多城市在供水能力方面开始有所超前。同时,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完整准确的供水管线信息,就会变成“瞎子”,到处碰壁,寸步难行,甚至造成重大损失。业内人士开始普遍关注供水管网,希望加大管网建设、改造及管理的力度,特别是对现有的管理工作加以改进、提高、深化,以解决管网上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更好地满足城市的水量、水质、水压及城市消防、安全供水的要求。
面对大量的浩繁的供水管线数据与地理信息,从供水企业管网运行的实际出发,需要采用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立一个城市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现代的GIS技术非常适宜于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各种测绘数据和GIS技术建立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系统,可以灵活地管理城市中各类管线信息,并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一种有效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手段。
系统建设目标是:在供水企业内形成以数据管理为核心,以管线业务所包含的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为资源,以规划控制信息和规划法律法规为依据,利用数据库的管理、查询、统计和GIS的空间分析、数学分析模型等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和辅助办公工具,提高管理水平。
总体目标如下:
• 建设全市范围内的准确、动态、高效、共享的供水管线数据库 。
• 建立管线数据的计算机监理机制与实施规范。
• 建设管线数据地理信息系统。
• 建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机制。
• 建立管线数据的共享机制,可以为供水各行业软件及其他兄弟单位提供数据共享服务,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系统特点
多数据库支持
采用通用数据库访问技术,在程序内部,分别针对Oracle、SQLServer、Access数据库的特点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多数据库支持。
数据存储格式和访问接口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图形平台的格式,而是遵循OpenGIS规范,采用Simple Features COM技术进行数据存储和访问(ESRI、Intergraph、MapInfo公司都是该规范的参于制定者,所以能够很好地支持该技术)。另一方面,项目遵循计算、表现模块分开设计、分开实现的原则,没有把所有代码都绑定到某种图形平台上,也为支持多图形平台打下了基础。
水量分布分析
管网压力异常分析
爆管预测分析
通过对管道的环境条件及使用条件(管材、管龄、供水压力、流量)进行分析,结合对大量爆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某管段的爆管概率。
爆管分析
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管网进行跟踪分析,将“某点爆管”与“给水管网运行工况信息”之间的隐含关系映射出来,从而在管网运行实时监控中对爆管进行分析和定位。